by on 24/04/2025 6
亮点 |
|
My Playpen成立于2011年,由两位阿姨与一位热衷幼儿教育的侄女共同创办,起初的愿景非常简单:在温馨如家的环境中,提供优质的托育服务,让孩子感到安全、被爱与妥善照顾。
这一份热忱逐渐发展为一所全面运营、正规注册的托儿中心。如今,My Playpen拥有一支敬业的教师与照护团队,并荣获州福利局(JKM)及教育部PERMATA单位所颁发的2项五星评级奖项,意味着该中心在安全、卫生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皆达到最高标准。
尽管获得诸多认可,团队不断壮大,三位创办人——Ms. Karen、Ms. Grace 与 Ms. Laura——始终不忘初心,致力于在儿童关键发展阶段,协助他们发挥最大潜能。
成长与探索的空间 My Playpen位于Taman OUG,邻近Bukit Jalil与Sri Petaling等主要地区,为18个月至4岁以上的幼儿提供全日制托育课程,让家长在工作期间无后顾之忧。
中心的户外游乐空间设计灵活,设备可依孩子需求调整,适合安排各类体能活动。设施包括自行车道、水与沙池,绿意环绕,自然宜人。
“我小时候住在小镇上,有许多快乐的回忆,那时有很多空间让我自由玩耍。我希望My Playpen也能给予孩子一样的童年。”——联合创办人兼校长Ms. Karen Tan说。
室内环境温馨舒适,充满家的氛围,架子上整齐摆放的蒙特梭利教具让孩子可以轻松拿取,依照兴趣自主学习。教室同样采用模块化设计,老师可灵活布置空间以配合教学目标。
作为一所五星级中心,安全与卫生始终是首要考量。每天进行三次清洁与消毒,场所也设有CCTV监控。所有餐食由中心自家厨房新鲜烹调,干湿食材分开存放,并定期接受卫生官员检查,以维持高标准的评级。
My Playpen融合多种教学法,为四岁以下幼儿奠定蒙特梭利教育基础,并辅以主题式及项目式学习。
例如:为老人院筹款的活动,不仅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善良等品格,也让他们通过真实情境学习金钱价值、加减法等概念。
学习也不限于课室内,课程经常延伸至户外,孩子整日自由走动,连用餐或洗澡时间也变成学习机会——他们会学习如何铺设餐垫、擦拭餐桌、拿取睡袋准备午睡等,逐步培养独立生活技能。
年长幼儿则会接触更结构化的课程,融入国家学前标准课程(KSPK)的内容,为小学做好衔接准备。然而,教学并不流于一套制式课本或教材,而是根据每位孩子的能力与发展阶段进行个别化调整。由于每班维持低师生比例,幼龄组为1:4,高龄组为1:8,因此能更灵活地因材施教。
虽然中心主要以英文授课,但老师们也会在日常互动中尽量加入马来语与华语,协助孩子为升上小学打好语言基础。
此外,中心采取包容性教学模式,按发展年龄编班,而非仅以实际年龄区分。每个班级中都会有少数有特殊需求的孩子,如发展迟缓或轻度障碍的儿童,由接受相关培训的行为治疗师进行辅助,其中也包括Ms. Karen本人。
“要让融合课堂真正有效,我们会控制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比例。其他孩子就像同伴榜样,能在互动中协助特殊儿童成长。”Ms. Karen表示,她也亲自撰写My Playpen的个别化教育计划(IEP)。
My Playpen的教师不仅具备学前教育文凭和PERMATA托儿资格认证,更拥有对幼儿真挚的爱与热情。
“幼儿教育是不断演进的领域,十年前确立的做法,如今可能早已不同。”Ms. Karen说,“我们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自豪,也定期安排教师参与培训课程,持续提升软实力,确保他们在幼教及照护领域保持专业与热情。”
建立紧密的社区连结 常言道:“养育一个孩子,需要一个村庄。” (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)但城市化却削弱了这种邻里关系。My Playpen致力于重建这种社区精神,并与周边商家合作,推动社区参与。
中心每年会安排数次户外参访,例如:前往诊所、巴刹或印度穆斯林餐厅。“餐厅员工会表演拉茶或制作印度煎饼,孩子还可以排队购买自己的餐点。这种体验对他们来说非常珍贵。”Ms. Karen分享道。这样的活动不仅拓展孩子的眼界,也增强他们的人际互动能力与自信心。
家长同样是孩子学习旅程的重要伙伴。中心秉持开放沟通理念,除了通过App定期汇报孩子的成长进度,也会在家长接孩子时,面对面沟通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。
“童年经历深深影响我们日后的态度与行为。孩子每天与我们相处近10小时,一周几乎待在中心大部分时间,My Playpen几乎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。我们曾有一些孩子在十多年前毕业,至今仍对在这里的时光充满美好回忆。这就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——为孩子们留下快乐童年的记忆。”Ms. Karen总结道。